为落实落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我校学生工作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推动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提升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学校决定启动辅导员工作坊立项培育建设工作。
一、工作目标
每年培育建设1-3个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应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等开展教育内容、形式和技术手段创新研究与实践的辅导员特色工作坊。通过特色工作坊的培育建设,引领打造一批具有一定典型性经验、固定工作平台和长效工作机制的学生工作研究和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的工作团队和教育品牌,增强学生工作队伍的方位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二、申报类别
1、思想政治教育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强化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引导,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的需要,就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进行沟通、挖掘、分析与辅导。
2、组织建设类:以创新组织建设,增强活动效果为重点,探索组织育人机制和党团、班级组织建设互促体系, 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使组织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
3、日常事务管理类:围绕大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工作进行服务育人体系化设计,合理运用教育学、管理学、法学相关知识,总结工作经验,深入研究把握大学生日常教育与事务管理的规律。
4、文明宿舍建设类:结合我校安全文明宿舍工程建设情况,不断积累和凝练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经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创建的活力和热情,营造一种“文明礼貌,安全守纪,整洁卫生,勤奋好学,团结和谐,健康高雅”的宿舍氛围。
5、创新创业与实践育人类:发挥校企合作的德育资源,通过走访创业校友、企业家,开展讲座报告、社会实践和座谈调研等活动,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探索创新创业与实践育人新模式。
6、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应对类:运用心理学、公共危机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等相关知识,对学生危机评估和实施干预进行流程化和规范化研究,不断优化危机分类分级预警机制。
7、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类:根据网络传播规律,有效配置整合网络资源,通过提升个人或团队在博客、微博、校园交互社区等网络平台上的品牌影响力,对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教育引导。
8、职业规划引导与学业指导类:深入研究职业生涯规划与学业指导工作的规律,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性格特点和能力,明确学业发展目标,澄清职业取向,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三、项目要求
1、开展项目研究。围绕一定主题或研究方向进行专题研究,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阶段性成果。
2、推进实践创新。工作坊要坚持问题导向,以寻求破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重难点问题的答案和方法为突破口,开展线上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提升相结合,总结凝练经验,努力做到学做结合、知行合一。
3、增进研习交流。各工作坊围绕主题不定期开展专题性成果分享。
4、每个工作坊每年至少完成以下项目中的4项:申报并获批省级以上学生工作精品项目、人文社科等思政教育研究项目至少1项;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以上辅导员培训交流(含辅导员沙龙等活动);立项校级以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项目(含党建、校园文化等)1项;团队成员获得项目相关省级以上荣誉;项目研究与实践成果获得省级以上奖励;每年在核心及以上刊物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篇。
四、实施规范
1、辅导员工作坊建设周期为2-3年,每年给予6000元资助经费。鼓励团队成员所在学院给予相应的经费配套和政策支持。每个工作坊团队成员不得少于3人。鼓励跨学院组队,每名辅导员原则上只能加入1个工作坊,建设期满后,根据需要进行动态调整。
2、学校实施辅导员工作坊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每年年初提出工作计划和经费预算。学工部组织开展中期评估,重点考核在专题研究、团队建设和成果推广等方面的实际成效;对运行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工作坊视情况停止资助,并给予限期整改或撤销处理。
3、结项或项目成果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的,予以撤项。被撤销的项目负责人应返还项目资助经费,且2年内不得再行申报。
2017年拟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类(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建设类、日常事务管理类(含文明宿舍建设)3个类别进行培育建设,请于4月28日将申报表(附件1)上报学生工作部,邮箱:wtuxsc@163.com。联系人:周玉艳,电话:59367322。
学生工作部
2017年3月23日